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原名是什么(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名是什么)

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長篇小說,被改編成電視劇后,有一個情節(jié)令人拍手稱快,那就是明蘭去莊子怒斥林噙霜。

剛挨了板子,滿身傷痕的林噙霜,歇斯底里地向明蘭追問:“你圖我墨兒什么呀?”一片慈母之情,即便是出自林小娘,也同樣讓人動容。

其實這個情節(jié)在原著中是沒有的。但原著中有一個和明蘭狠狠擺了林小娘一道同樣精彩、讓人大呼過癮的橋段。

只是人物關系換成了王家舅母和王若予。原著中,顧廷燁沒有殺王若予,王若予也沒能逃脫。而是被長柏送進了慎刑司。

王若予進了慎刑司后,從嫁進王家開始,就被王若予各種挑剔、挑撥、欺壓了半輩子,受盡委屈的嫂子去“探望”她。

此時的王若予,曾經不可一世的康姨母,知道自己作下大禍,不敢再囂張跋扈。破天荒地拉下面子,哀求嫂嫂讓哥哥和母親救她出獄。

王家舅母看著王若予,心情之愉悅難以掩飾,她掩袖而笑:“姑姑真是說笑了,不知慎戒司的規(guī)矩?非有皇命,哪有出去的?”

看著沮喪的王若予,王家舅母又加了一味猛料,王家舅母告訴王若予,自己一定會好好對待王若予的女兒康元兒。

康元兒是王家舅母的兒媳婦。本來王若弗想把如蘭嫁給哥哥的兒子,但被姐姐王若予搶先把自己的女兒康元兒嫁了過去。

在沒有近親不能結婚的年代,大家首選的婚嫁方式就是表妹嫁表哥。知根知底,親上加親,美是美的嘞。

這么好的事情,憨直的王若弗,當然爭不過跋扈的王若予。但對王舅媽來說可就是禍非福了。

因為康姨母的女兒康元兒,盡得其母王若予的真?zhèn)鳎乃即醵?,尖酸刻薄,飛揚跋扈。

王舅母嫁到王家,上有強勢的婆婆,下有刁鉆的小姑子,在王家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熬了半輩子,終于熬到兒子娶媳婦的段位。

可兒媳婦是小姑子的女兒,自己的婆婆疼愛外孫女,又有王若弗三天兩頭地上門攪和,升級婆婆的王舅母,其實是又被加了一道枷鎖。

這樣的生活,對王舅母來說,是徹頭徹尾的煎熬。她對王若予母女的恨,更是早就刻進骨子里了。

忍氣吞聲幾十年的王舅母,終于等到康王氏毒害盛老太太,作下驚天大禍,再無翻身可能的一天。

可以無需再忍的王舅母,立刻去春樓找了一劑藥,讓康王氏的女兒,從進門就忤逆不孝,騎在婆婆頭上的康元兒喝了。

王舅母優(yōu)雅地告訴滿面驚惶的王若予,她的女兒康元兒喝下她送的湯藥后,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。

王舅母要是高興呢,就讓康元兒在王家當個擺設,給她口飯吃;要是不高興,分分鐘給康元兒一紙休書!

隱忍了半生的王舅母說完這番揚眉吐氣的話,心滿意足地揚長而去。留下王若予一個人在內獄悔恨哀嚎。

一輩子熱衷于害人的王若予,多行不義,終于自斃;而把母親當楷模,不敬婆母的康元兒,也終于自食苦果。

康元兒還很年輕,失去生育能力的她,即便不被休,她在王家的日子,也注定風光不再。

如果王老太太過世,失去庇護的康元兒,遭際將更加悲慘。而她的結局,卻根本不會讓人產生同情之心。

天作孽猶可恕,自作孽不可活??翟獌翰皇貗D德,嫁到王家后,仗勢欺人,對丈夫對婆婆沒有一絲尊敬;對下人,沒有一絲的恩惠。

康元兒從天堂跌落塵埃,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。康元兒也因此成了知否中,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,結局最慘的人。

和康元兒一樣敗于母親的,還有盛家的四姑娘墨蘭。在盛家的四位姑娘中,墨蘭無論相貌還是才能,都是翹楚。

雖然明蘭兩世為人,思維見識非比尋常,但在聰慧的墨蘭面前,很多時候也只能甘拜下風。

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出類拔萃的墨蘭,深得母親林噙霜的喜愛,也被母親寄予厚望。

但墨蘭的人生,卻最終毀于母親林噙霜的錯誤影響。墨蘭空有大娘子的身份,卻一輩子沒有擺脫拈酸吃醋的小家子氣。

始終拿母親當榜樣,想抄作業(yè)照搬母親成功經驗的墨蘭不知道,她與母親是有著質的不同的。

林噙霜是妾,是依附在盛紘身上,仰仗盛紘的施舍過過活的藤蔓,而墨蘭是梁家明媒正娶的大娘子。

正房和妾室最大的區(qū)別就是身份和地位,妾室沒有經濟能力,也沒有法律保障;但大娘子有。

盛紘再怎么寵愛林噙霜,遇到大事也要和王若弗商議,出頭露面的場合也只能攜王若弗出席。

妾室要想得主君寵愛,得百般討好;大娘子只要把家庭管理好,督促孩子們上進有出息,就能牢牢保住女主人的地位。

可墨蘭從小生活在林小娘身邊,做大娘子的精髓沒學到,做妾室爭風吃醋那一套倒是門清。

墨蘭嫁給梁晗后,拿不起大娘子的氣度,也沒有把精力放在督促梁晗上進,考取功名,爭取仕途上。

而是整日和小妾春珂打擂臺,爭寵愛。為了分寵,左一個右一個地往梁晗房里塞小妾。

梁晗本來就是被寵壞的紈绔子弟,缺少自律性。娶了墨蘭這么一個沒有大局觀念,分不清主次的大娘子,結果當然是蹉跎一生。

空有小聰明,卻沒有大智慧的墨蘭,也在年復一年和妾室爭寵的勞心勞力中,傷了身子,也帶壞了家庭。

心高氣傲,一心要做盛家嫁得最好,最出人頭地的墨蘭,不是沒有機會,也不是沒有能力。而是努力的方向錯了。

墨蘭的失敗,源于生長環(huán)境。林噙霜最得意的一件事,就是身為妾室,卻能把孩子養(yǎng)在自己身邊。

可墨蘭的失敗,恰巧是因為養(yǎng)在親娘身邊。溫暖是有了,但也缺少了增長見識和學習做正頭娘子的機會。

林噙霜泉下有知,要是知道自己心愛女兒的幸福,竟然是斷送在自己手中,想來也要哭醒吧?

康元兒的悲劇是自己找的,沒有值得同情之處;墨蘭的失敗是時代的產物,讓人唏噓;知否中另一個女孩的命運,就讓人擔憂了。

知否原著中最讓人擔憂的女孩,是明蘭的閨蜜嫣然。余老太師的嫡親孫女。

嫣然雖然是嫡女,可是她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。繼母視嫣然為眼中釘肉中刺,極盡苛待。

好在嫣然的祖父母,余老太師夫婦對嫣然極好,事事呵護,關懷寵愛,才使嫣然平安長大。

嫣然出身豪門、性情溫順、為人也知恩圖報,是個可圈可點的可愛女孩。但這些,不能改變她成為知否原著中反面教材的事實。

筆者之所以說嫣然是反面教材,不是貶謫嫣然的人品操守,而是從家教和人生的角度抒發(fā)觀點。

知否原著中的嫣然,差點嫁給顧廷燁。如果沒有朱曼娘的攪局,嫣然就成為侯府的大娘子,那可就沒明蘭什么事了。

正是這次失敗的婚姻,讓讀者看到余老太師夫婦對嫣然的教育,是有缺陷的。可能會導致嫣然人生的困頓。

朱曼娘聽說顧廷燁要娶余嫣然,為了達到永遠霸占顧廷燁,做不是大娘子的大娘子。帶著蓉姐和昌哥,大鬧太師府。

余老太師夫婦和嫣然,面對滿面淚痕,打著請求嫣然給自己母子三人一條活路的理由,撒潑打滾的朱曼娘,全無辦法。余老太太被氣得吐了血。嫣然在旁邊只會哭。

要不是明蘭要和盛老太太回老家,到太師府和嫣然辭行,看到余家被朱曼娘攪和得烏煙瘴氣,仗義出手,趕走了朱曼娘,還不知道會鬧成社么樣。

嫣然和明蘭年紀相仿,處理問題的能力,卻大相徑庭。但余太師夫婦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看出孫女的短板,也沒有彌補。

反而在拒絕了顧廷燁后,給嫣然找了一位老實本分的男孩子嫁了。這番操作,就差把“惹不起躲得起”這幾個字,寫在腦門上了。

雖然據說嫣然要嫁的這個男孩子性格好、品行好,家世不錯,父母也厚道。

看起來嫣然婚后的生活,似乎可以達到盛老太太說的一眼看得到頭的好日子。但細細想來,卻禁不住為嫣然的未來有些許擔心。

嫣然始終被呵護在余老太師夫婦的羽翼下,從沒經歷過風雨,性格也軟弱,遇到事情不會變通,也沒有決斷。

雖然余老太師讓她帶著豐厚的嫁妝下嫁,但這些真能保證嫣然一生順遂嗎?有點生活經歷的朋友肯定會認可筆者的觀點:

未必。夫君好,公婆好,不見得大姑子小姑子好。即便大姑子小姑子都通情達理,也不見得沒有妯娌之間的矛盾。

或者嫣然的丈夫將來納妾,或者有寵妾滅妻的傾向,嫣然又該如何處置呢?

余老太師夫婦把嫣然保護得太好了,殊不知,人生最不缺的就是意想不到。即便有萬千銀錢傍身,也常常敵不過一個意外。

人生最可靠的不是金銀錢帛,而是能力。面對突發(fā)事件的處理能力,面對天災人禍的紓解能力。

而這些,嫣然都沒有。這樣毫無戰(zhàn)斗力的嫣然,在祖父母百年后,她的人生能不令人擔心嗎?

康元兒、墨蘭、嫣然,這三個女孩都是知否原著中的反面教材,只是形成原因和給人的感受各有各的不同。

康元兒的悲劇,屬于蒼天饒過誰的天道好輪回;墨蘭的失敗源自母親的錯誤示范,而嫣然,卻令人擔憂。
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  備注:發(fā)貨聯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
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您可能還會喜歡:

發(fā)表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