塘沽的來歷
塘沽地區(qū)在古時,海口北岸是一片沼澤地帶,原為濱海退淤之地。海口南岸是一個小的漁村名大沽,故??诜Q大沽口。大約一千年前,塘沽地區(qū)是一片汪洋,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,唐宋時代現在的塘沽地區(qū)東北九十里的寧河縣蘆臺至塘沽西五十里的泥沽一帶,是渤海的海岸線。唐朝末年,蘆臺稱“海口鎮(zhèn)”。宋朝時期,泥沽稱“泥沽??凇?。蘆臺西南和泥沽東南都是海。公元一零四八年以后,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。海河入??诤?span id="21qyigd" class="candidate-entity-word" data-gid="7051489" qid="6595877725301380360" mention-index="0">渤海灣的海岸線,便從泥沽附近東遷到塘沽地區(qū)的大沽口一帶。塘沽地區(qū)形成陸地的時間,約在元朝據今七百余年。那時塘沽已是濱海低地,并出現的貝殼堤,但仍是水網密布,有些地方蘆葦叢生,已始有人煙了。貝殼堤當地人民一般稱為“嶺子”。迄今仍有遺址,后來嶺子上有人居住,并以嶺命名,如今大沽南面三十多里遠的漁村叫“高沙嶺”。早年大沽地區(qū)是苦海沿邊,相傳大沽最早的名字叫“花兒寨”,最早的居民住在草頭沽。那是一片荒涼的鹽堿地,生長些蘆葦和雜草,僅有兩三戶人家,用蘆葦草泥蓋起小土房。最初因無生路,多靠要飯活命,所以這花兒寨的花字是指要飯的叫花子。大沽的名稱據說和山東有關,古時的山東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,難民到處流浪,山東半島上有條河叫“大沽河”,經常泛濫成災,居民因難忍饑荒,外出逃生來到“花兒寨”,在附近找塊地方搭棚住下,為了生活,四處找尋生路,習慣稱是大沽河人,這樣大沽的名字就叫起來了。如今仍有些居民的祖先是大沽河人。大沽有了居民后,外地的災民和勞苦的人民,陸續(xù)到達此地,有些出關的難民也轉道于此安家。或是織網捕魚,或是“煮海為鹽”,促使當地的漁鹽業(yè)發(fā)展起來。隨后,臨近各地的勞動人民,便來大沽謀生,人口不斷增加,逐漸形成了村落。這就是塘沽的最早雛形。
塘沽名字的傳說
塘沽地區(qū)原是一個海邊小漁村,連地名也沒有,住著王、史兩家,以打魚為生。有一天他們出海打魚,船忽然擱淺,原來船駛到了一個大海龜的背上,這海龜越來越大,形成了一片陸地,于是他們便在上面居住下來。他們擔心海龜游走,便在上面建了一座廟,鎮(zhèn)住海龜,這就是傳說中的塘沽由來。另一傳說是:王、史兩家住在海河邊現外灘公園一帶。有一年發(fā)大水,海河上漂來一口大鐘,擱淺在這里,風水相搏,不時地發(fā)出“堂-咕”的聲音。當人們問及他們的住地,由于沒有地名,他們就說住在“堂-咕”聲處,久而久之這里便被叫做塘沽。由于是諧音,這里也叫“塘二沽”、“塘兒沽”。 還有一傳說,從上游漂來的是兩口鐘,一個是鐵的,一個是銅的,在風浪中不斷相撞。鐵鐘發(fā)出“堂咕”的聲音,銅鐘發(fā)出“廣東”的聲音。這里的人打撈上鐵鐘,所以此地就叫塘沽。那銅鐘又隨波流到了南方,那里就叫廣東??磥硖凉梁蛷V東自古就有淵源。
解放路與東大街交口。交通崗亭最早只有一個,就設立于此。后來又在新華路、戲院、營口道等處設立交通崗亭。
塘沽地區(qū)最早的居民除王、史兩家外,隨后有李、梅二氏,接著井氏、趙氏遷入定居。最早的居民以姓氏集聚居住,形成了以姓氏為名的街區(qū)。據說李家原籍在南京下花園,隨燕王掃北到塘沽,戍邊而定居。李家人丁興旺,勢力較大,是塘沽的一大戶,多居住在現新華路一帶。井氏由鹽山、黃驊一帶遷來,懂得鹽業(yè)生產技術,后經營鹽場,也為塘沽一大戶,多居住在現外灘樂購超市一帶,那里原稱井莊,村子建于1902年。史氏在現濱海立交橋一帶建房,那里稱史家莊,建于1900年。趙氏從山西遷來,以養(yǎng)船起家,多居住在現塘沽車站以西,那里稱趙家地,建于1900年。塘沽還有一處叫鬼莊,建于1902年,在現金元寶商場后一帶,那里原是一片墳地,后有人在此建房居住,這里就叫鬼莊,以后隨著居民的增多,這個不雅的地名才改為了歸莊。隨著城市的發(fā)展,以后這個地名只能在傳說中出現了。到1900年,塘沽約有萬戶人家,五萬人口,轄屬寧河縣,建有同知衙門(在現公安街上)。
明萬歷年間,大沽、北塘已成為沿海重鎮(zhèn),塘沽還是個無名的小漁村,史料中有關塘沽的記載也很少。清咸豐十年(1860年),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中英法聯軍第三次入侵大沽地區(qū),準備從陸路進攻大沽炮臺,塘沽是大沽炮臺的后方策應地,英法聯軍先攻打塘沽城防。法國隨軍記者夏爾·德米特勒西在《中國戰(zhàn)役日志》中記載:“塘沽是一座筑有工事的村莊,位于從新河通往大沽炮臺的通道上,周圍城墻高七公尺,延伸近兩公里,墻上備有槍眼。守衛(wèi)的士兵很多,筑有四十個炮眼,另外還有大批的戰(zhàn)船停泊在白河水面上。”這是有關塘沽較早的描述,由此可窺見塘沽的歷史風貌。清朝晚期,帝國主義不斷進犯大沽口,繼而天津被迫對外開放,塘沽開始進入了帝國主義的視野,成為了他們的侵略目標。
1945年拍攝的塘沽中正路(解放后的解放路)
塘沽建置沿革
塘沽成陸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。宋慶歷八年(公元1048年),黃河曾3次改道北移,在天津附近入海。至南宋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,塘沽陸地逐步形成。塘沽地跨海河兩岸,歷史上一直劃河分治。北宋末期,塘沽南岸地區(qū)屬宋河北路滄州清池縣;北岸地區(qū)屬遼南京道析津府武清縣。金代,隸屬關系初沿宋制。金貞元年(公元1155年),塘沽北岸地區(qū)屬中都路大興府香河縣,大定十二年(公元1172年)改屬寶坻縣,塘沽南岸地區(qū)歸屬未變。元代,塘沽南岸地區(qū)仍沿舊制,北岸地區(qū)屬燕京路大興府寶坻縣。至元十一年(公元1274年)屬大都路總管府寶坻縣。明永樂二年(公元1404年)塘沽南岸地區(qū)屬河間府滄州靜??h,塘沽北岸地區(qū)屬順天府通州寶坻縣。清初沿襲明制,塘沽南岸地區(qū)屬天津府天津縣,塘沽北岸地區(qū)屬順天府寧河縣。1914年,塘沽南岸地區(qū)屬津海道天津縣,塘沽北岸地區(qū)屬京兆特別區(qū)寧河縣。1922年塘沽設里公所。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,塘沽南北岸地區(qū)分屬河北省天津縣與河北省寧河縣。1937年,塘沽南北岸地區(qū)分屬日偽政權天津縣公署和寧河縣公署。1949年1月17日塘沽地區(qū)解放,塘沽南北岸地區(qū)合治,稱塘大區(qū),1952年改名塘沽區(qū),直轄于天津市。2009年11月撤區(qū)并入天津市濱海新區(qū)。2013年9月,天津市宣布撤銷濱海新區(qū)下轄的漢沽、塘沽、大港工委和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,由濱海新區(qū)區(qū)統(tǒng)一領導街鎮(zhèn)。塘沽扼海河咽喉,戰(zhàn)略地位重要,素有"京畿門戶"之稱。宋代,以海河(當時稱白河)為界,河的南部屬宋,河的北部屬金、遼,南北對峙,戰(zhàn)火不斷。元朝,塘沽成為南糧北運的水上交通要道。明代,是屯兵防倭的重地。清代,在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斗爭中,塘沽是中國北方的主戰(zhàn)場。
來源:美篇/一品 圖片:新塘沽論壇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