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復路服裝批發(fā)市場坐幾號地鐵(康復路服裝批發(fā)市場幾點下班)

2002年來西安上學那會,盡管伙食費并不富余,每學期回家,我都會盡可能地給家鄉(xiāng)的親人們帶點西安特產做禮品。


1


火車站附近常見的“兵馬俑


我?guī)н^柿子餅獼猴桃干、龍須酥、黃桂稠酒、回坊的南糖,甚至“老孫家”的泡饃(像方便面一樣袋裝著的那種)。但要說帶的回數最多的,當屬火車站附近常見的兵馬俑工藝品。


那時候我返鄉(xiāng)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楊凌到河南新鄉(xiāng)的普快列車4702。這車晚上10點多到達西安,我一般會趕在天黑前就趕到火車站,這樣一來可以不用為趕車而慌亂,二來可以在解放路上賣西安紀念品的小店里逛一逛,從容地挑一些“兵馬俑”。


▲這是后來2016年時的價錢,我買的時候沒這么貴 圖源網絡


那時候,解放路上的每家店,幾乎都賣這種兵馬俑工藝品。一般是四個俑搭配一匹馬配成一套,分金黃和黑白兩種顏色。我一般會買黑白那種。同行的老鄉(xiāng)問我“咋不買金色那種?金色好看”。我總是一邊故作清高地回答:“黑白的更像文物?!?,一邊在心里嘀咕:“廢話,黑白的便宜唄?!币苍S正是因為黑白的更像文物,當我的拉桿箱里摞滿了一盒盒或一兜兜的兵馬俑,當時年少無知的我曾一度擔心,會不會被人以為是文物販子。


除了“兵馬俑”,我偶爾也會買些別的工藝品。比如有一次,當我看到一個似乎是用玉石和彈簧做成的小錘,不自覺拿起來晃了晃,錘頭瞬間落地。于是這玉做的小錘也便歸了我。


買夠逛夠,我會拖著滿載的拉桿箱進入候車廳。候車廳里常人滿為患,一些人找不到座位,便靠著包裹行李席地而坐。我那時體力充沛不覺得累,更何況在候車廳候車只不過是熬夜的前奏。4702晚上10點20發(fā)車,凌晨5點能到洛陽。為了省錢,我通常用學生證買半價的硬座票。又因為硬座票并不總能買到,所以我常常是一夜“硬站”。硬站一夜雖然累,但滿載的喜悅總能給我精神上的支持。


2


南稍門的那些服裝店


我回鄉(xiāng)帶禮品的習慣一直持續(xù)著,一直到2004年的寒假達到巔峰。那一年,我在西安找到了幾份家教的差事,人生頭一回掙到錢。于是從我開始做家教的第一天起,我就籌劃著若干天后,用兌現的家教費給家人們買幾件像樣的禮品。


記得那個冬天很冷。我在南郊的瓦胡同租了房子,但除了晚上回去睡覺,白天基本沒在屋里呆過。出租屋里不見陽光,盡管升著蜂窩煤,依然寒氣逼人。


當然,我也很忙。除了騎著一輛用40塊錢買來的,“除了車鈴不響,哪都響”的二手自行車,南二環(huán)、紡織城之間的穿梭上課,我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到省圖備課,以及走街串巷地為家人們物色新年禮物。當我逛街時,我一般會安步當車,這樣可以從容地逛。對我來說從容逛街是享受,也是支撐我抗凍受餓省吃儉用的動力。


說是逛,有些地方卻只是走馬燈似的路過,比如從吳家墳到南門的各個沿街店鋪。在逛這些店時,我一般都是逛而不入,即在門外看似匆匆,實則細致地將店里的東西打量一遍,同時在心里盤算有沒有我需要的東西。我曾試著進過一些店面,但老板的熱切接待總是讓我感覺不自在。畢竟我只是在物色,而看而不買總讓我感覺對不住老板們的熱情。


▲南稍門現在也已變了樣 圖源網絡


但我仍然用這種方式物色到了一件給我媽的禮品。那是一件長款的羽絨服,當時正套在南稍門一家服裝店門口擺放著的塑料模特身上。以我當時的審美,那是一件非常理想的給母親的禮物。于是我在心底暗暗拿定主意,“就它了。希望等我拿到工資之前,它還沒被賣出去?!绷钗覒c幸又得意的是,當我后來興沖沖地拿著工錢去買那件羽絨服的時候,它果然還在那里。而且當得知我是買給母親時,那家店的老板——一位跟我父母年齡相仿的大叔,豎起大拇指對我說:“是個好娃!而且很有眼光!”


相比店外徘徊式的逛,我更喜歡去逛超市,一來因為那里暖和,更重要的是在超市閑看時,基本沒有導購介入之虞。我可以不受干擾地慢慢看,一邊看一邊在心里比較,并計算成本。比較和計算是忍痛割愛的過程。超市里循環(huán)播放著一些喜慶的新年歌曲,包括“財神來敲我家門,娃娃來點燈”和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,恭喜恭喜恭喜你”等等。這些新年歌曲像催化劑,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從錢包里掏出鈔票,仿佛不這樣做便辜負了新年的祥和氛圍。但經過比較和計算,我先后忍痛割愛地排除掉了油鍋盔、臘牛肉、水晶餅等購買計劃。


3


康復路,多少人的禮品啟蒙地


除了超市,另有兩個我逛得比較多的地方,分別是南二環(huán)上的賽格電腦城,和東郊的康復路。


我逛賽格電腦城是為了給女朋友買個MP3。那時候大學校園時興MP3,為潮人必備,但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買得起。我曾碰到過這樣的情形,有人手拿MP3,插著耳機招搖過市,但若仔細觀察,你會發(fā)現,那不過是個形似MP3的收音機。


為了MP3,我在賽格逛了不下4次。最終買了個紅色的,內存128兆。盡管內存很小,但對于我當時的財力來說,已是極限。我當時興奮地打開MP3試聽,里面正播放著,S.H.E的《半糖主義》,那是紅色MP3里的唯一一只預裝歌曲。這個紅色的MP3,后來成了我們的結婚紀念品之一,再后來竟不知所蹤。但我想倘若在屋里搜尋一番,總是找得到的。


逛康復路是在我課程全部結束之后。我在那里買到了給我爸和我弟的禮品。給我爸的是一件樣式看起來不錯的皮衣,價格也能接受,唯一不確定的是面料。于是我問老板,“是皮的嗎?”老板用也不知哪里的方言答曰“是皮衣”。我便興沖沖地買下了那“皮衣”。


▲熱鬧的康復路服裝批發(fā)市場 圖源網絡


后來,當我把這“皮衣”拿給我爸時,他的第一反應是:“是PU吧?”


于是我想,也許那老板當時用方言回答我的,正是“是PU”。這讓我感覺吃了啞巴虧。好在無論如何,這衣服我爸后來穿過很多次,貌似很喜歡。


我在那里給我弟買了一雙白色籃球鞋,同時通過腦海中的想象,為他搭配出了一條黑色的運動褲。我得意地以為,我弟穿上這球鞋和運動褲的樣子,應該稱得上縣城高中生里的“潮人”。


那天,當我在康復路買完了給家人們的禮品,西安城已是華燈初上。算農歷,那天該是臘月末,沒幾天就要過年的光景了。我滿載而歸,歡喜地去搭回南郊的公交,路上借著微弱的路燈光,看到一位騎著二八式自行車的老人的剪影。老人穿著襖,腰桿筆直地坐在車座上,不疾不徐地蹬著車。車后座上夾著一帶面,還用繩子捆著一桶油。在千禧年之后的第4個年末,那畫面看起來很有些上世紀國企工人勞作后歸家的味道。


這么多年過去了,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種味道和感覺,以及自己人生第一次用勞動所得回報家人的喜悅。這種喜悅幾乎成了我人生觀的一部分。


作者:慎奪

陜光燈(shaanlight)出品

原創(chuàng)作品,禁止轉載
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  備注:發(fā)貨聯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
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您可能還會喜歡:

發(fā)表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