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五一”回老家,看到地里全部用塑料薄膜覆蓋,大約有五公里之長,場面十分壯觀。我順著公路沿線欣賞這一美景。這里面種的全都是香料煙,聽說我們家所在地無論是土質(zhì),還是氣候陽光都適合香料煙生長,并且是特級好煙草,成為市場搶手貨。從目前長勢看,不出意外,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。觸景生情,我想起了父親和他的旱煙袋。
我從記事起,老家都有種植煙草的習慣,當時是大集體年代,各家都有幾分自留地(也叫菜園子),由于多數(shù)男士都會抽煙,各家都要種上十幾棵供自己享用。給我的感覺大家都十分用心,精心伺候,簡直就是一場種植煙草競賽,看誰家產(chǎn)量高,質(zhì)量好,味道香。經(jīng)營煙草是個功夫活,也是經(jīng)驗活,打理十分麻煩,否則同樣的煙草不一定是一樣的質(zhì)量,如施肥時機,打葉時機,晾曬時機,發(fā)汗時機,儲存環(huán)節(jié),不能有一點馬虎。

到了煙葉收獲季節(jié),主人都會邀請左鄰右舍會抽煙的來品嘗一下今年的煙草質(zhì)量,一袋煙不行來兩袋煙,大家邊抽邊品,似乎是給文物鑒定一樣。你一言我一語對主人的煙進行評價。有的說肥料下重了,有的說打葉有些早,有的說發(fā)汗時間有點長,有的說近段時間天氣不好受些影響。主人喜歡聽這些意見,主要是為來年打基礎(chǔ)。臨走時主人會把新旱煙送客人一把。一來二去誰家的煙葉好,就一目了然。到了八十年代分產(chǎn)到戶,有的還把多余的煙葉拿到市場賣些錢。
抽旱煙必須配煙袋鍋,這里學(xué)問很多,有的用多年的老竹根制作成煙袋,有的用木瓜挖幾個孔晾干,有的用鐵鋁銅加工制作,可以說是千奇百怪。中間的煙袋桿主要材料是竹子,也有用硬雜木樹根制作,煙民將鐵絲燒紅對實木燙烙成空心,煙桿制好后用生漆進行粉刷,一次不行兩次,直到油漆可以照出人來才滿意。煙袋嘴也是各種各樣,可根據(jù)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材料,很多人都是在市場淘寶獲得。僅有煙袋不行,還必須配置煙荷包,荷包很有講究,有布袋,麂子皮,小羊羔皮。還配有同樣材質(zhì)的須子作為裝飾,有的還有通針鉤,防止煙鍋堵塞之用。
老父親也喜歡抽旱煙,而且有三個旱煙袋。長的約一米多,中長的約一尺五寸,最短的一個僅六寸長。特別長的主要是居家用方便。因為七十年代前火柴是緊缺物資,長煙袋可以放在灶里、火爐里、煤油燈上,不用低頭就可以點燃,也節(jié)約火柴。中長的用于出門時用,攜帶方便。特別短的是銅煙袋,煙鍋口徑只有卷煙粗,可以裝自卷旱煙也可裝機制煙卷。記得父親凡是出門辦事或走親戚,喜歡帶這個小煙袋。出門前都要進行擦拭,有時還用細河沙擦了又擦,十分漂亮。

抽煙必須用火點燃,記得我爺爺當年用的是火鐮取火,我小時候也學(xué)著用,但沒有成功過一次,的確需要技巧,大人也需要多次才能成功。后來改用火柴,可是火柴是緊缺物資,能省則省。再后來有了打火機就方便多了,可是打火石又很難買,汽油來源更困難。大家為尋找汽油可是花了不少心事。那個年代沒有私家車,車輛都是公家的,院里有幾位開車的人,凡是回老家大家都圍著他要點汽油,為此他十分為難。有的甚至拿著無油的打火機向他人討要一點應(yīng)急?,F(xiàn)在方便多了。
凡是來家里會抽旱煙的客人,父親都要遞上一把旱煙招待客人。農(nóng)閑時院里幾個老爺子坐在一起,邊抽煙,邊品茶,邊聊天。后來父親年齡大了就不讓他種煙,每年都在市場上買三斤旱煙,有一次我到神農(nóng)架出差,看到有賣旱煙的,就買了幾斤,父親直夸這煙好。不到一個月就沒有了,后來我才知道,父親送給這個一點,送給那個一點。凡是到林區(qū)都少不了買旱煙。父親年齡大了,我們就不讓他抽旱煙,給他買雪茄煙和勁比較大的煙卷。開始特別不習慣,后來慢慢適應(yīng)。父親對旱煙袋有一定感情,舍不得丟棄。父親八十八歲生日,我們都回家為他老人家祝壽,他還把保存多年沒使用的三個煙袋拿出來瞧瞧。
旱煙袋已經(jīng)退出了歷史舞臺。

2022.5.26武漢
☆作者簡介:師利國,1957年出生,1976年入伍,1993年轉(zhuǎn)業(yè)回湖北十堰。
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
編輯:易書生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(nèi)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(wǎng)絡(luò)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(xué)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(xué)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(shù)課程免費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