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應鏈運營參考模型(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,簡稱SCOR模型)到底是啥?
有些人覺得它非常牛逼高大上,也有些人認為模型有點過時,不足以支撐智能供應鏈的運行。
如何從相互矛盾的觀點中了解真相?我準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為大家介紹其中的最著名的六個流程,也就是Plan計劃、Source采購、Make制造、Deliver交付、Return退運、Enable使能。
一
Plan計劃/規(guī)劃
Plan這個詞含義很多,狹義上可以理解為計劃某個具體的事情,廣義上可以是規(guī)劃供應鏈網絡。在這里更多是指具體計劃某個供應鏈活動。
有些人認為供應鏈計劃沒啥用,計劃跟不上變化快。這話聽上去好像沒毛病,但對于供應鏈來說,計劃就是一切。
實施供應鏈管理,首先要了解我們的供應鏈如何運作。這就是為什么計劃是SCOR模型中第一個供應鏈流程。
在計劃供應鏈時,需要考慮四個要素和包含的系統(tǒng)。所有供應鏈的核心都有四個要素。
首先是客戶,包括直接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的人,客戶還有他的客戶,直至最終的使用者。
第二個要素是你的產品或服務,這些是對你的客戶有價值的東西。
第三是你擁有的資源,包括你的員工、生產設施和外部供應商,是你為了制造和交付產品而需要的一切東西。
第四個要素是約束。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,比如工人數(shù)量、機器產量等,它們限制了你的制造和交付能力,這就是約束條件。
由于我們的供應鏈越來越復雜,為了有效地管理上述的要素,于是就創(chuàng)建了系統(tǒng)。
當我們談論系統(tǒng)的時候,我們在談論什么呢?其實是兩件事情。
首先,系統(tǒng)是一種共同的語言和一套規(guī)則,便于實現(xiàn)整個過程的一致性。如大家熟悉的豐田生產系統(tǒng)(Toyota Production System)就是一套獨特的生產體系。
其次,我們經常使用一種語言和規(guī)則來創(chuàng)建一個計算機程序,它也被稱為系統(tǒng),如著名的ERP系統(tǒng)。
當你計劃供應鏈時,規(guī)則和程序這兩種系統(tǒng)都很有用。你可以使用工藝路線圖,來規(guī)劃產品制造過程。你也可以使用ERP來規(guī)劃資源和生產計劃。
對于Plan來說,是先有規(guī)則還是先有系統(tǒng)?一般都是先有前者。供應鏈的先驅者們提出一套理論,如集成業(yè)務計劃Integrated Business Planning(IBP)一經提出以后,獲得了許多行業(yè)高管專家的認可,然后SAP把理念落地,開發(fā)出了一套系統(tǒng)工具。
產品制造以后,你需要規(guī)劃如何交付,這包括了客戶是如何給你下單,你又是如何完成產品交接的。退貨也是供應鏈的一部分,所以我們要計劃一個退運的系統(tǒng)來管理逆向供應鏈,管理損壞或有缺陷的產品。
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始于計劃,它會覆蓋到所有其他流程,所以計劃是SCOR模型中第一個流程。
二
Source采購
在你的產品或服務賣給客戶之前,你一般都需要從你的供應商那里購買東西,這個過程就是采購或是尋源。
在SCOR模型中,使用了Source這個詞,它原來的意思是“來源、源頭”,在這里的意思是你的原料是從哪里來的、使用了什么樣的流程獲取到的。
讓我們來看看Source是如何與供應鏈的其他部分結合起來的。你所購買的東西可以歸類為直接采購和間接采購,前者是各種直接用于制造產品的原料或零部件,后者范圍廣泛,一般是間接使用在產品制造中,如保安保潔和第三方物流服務等等。
直接和間接采購有著不同的流程,許多大公司會把這兩種采購責任劃分給不同的團隊管理。
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采購,每個采購部門的目標之一都是減少他們的花費,使用更少的錢,獲得更多的商品或服務。采購會使用一些常見策略來實現(xiàn)這個目標,比如:
1.一次性訂購更多數(shù)量,以獲得批量折扣。
2.簽訂年度供貨協(xié)議以換取穩(wěn)定和較低的價格。
3.通過競標來拿到運輸服務的市場最低價。
4.把訂單轉到一個成本較低的供應商,并要求現(xiàn)有的供應商降價。
雖然這些策略都是有效的,但它們也都有一些副作用。例如,下更多的訂單可能導致你持有更多的庫存,占用了公司許多現(xiàn)金。承諾簽訂長期協(xié)議,意味著你必須遵守合同,不能隨意更換供應商,可能會降低供應鏈靈活性。
因此許多公司正在采用戰(zhàn)略采購的模式。通過戰(zhàn)略采購,你會考慮到供應鏈的其他重要事項,如運輸和庫存成本、風險管理、質量和可持續(xù)性,所以戰(zhàn)略采購衡量的是所有的成本。
正確地管理你的采購流程可以節(jié)省成本,并為企業(yè)帶來其他收益,如增加收入、減少風險和提高可持續(xù)性。實施戰(zhàn)略采購可以用來評估采購決策對于企業(yè)整體供應鏈的影響。
三
Make制造
當我們談論制造時,我們首先會想到制造企業(yè),他們生產有形的商品。另一種類型的企業(yè)提供無形的服務,這些都在SCOR模型的框架之中。
零售業(yè)提供產品銷售的渠道通路,餐飲業(yè)供應美味食品,服務為客戶帶來體驗,各行各業(yè)都在“制造”東西。
因此,無論你的公司屬于什么行業(yè),只要是提供商品或服務,都會有相關的流程。所以我們都需要了解這個過程,以便更好地管理它。
在SCOR模型中,“制造”流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當我們制造產品或服務時,必須做出很多決定,例如,生產什么類型,生產多少數(shù)量,如何生產,以及何時生產。
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名詞來概括這些活動,就是運營管理,也叫作生產管理或是生產計劃和控制。
運營經理負責管理公司的資產,如果想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評估績效,我們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有效產出的數(shù)量來衡量。
一個運營經理負責管理著一個工廠,里面可能幾十臺各種類型的機器,他的任務是使用這些機器,盡可能多地輸出產品。
我們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,但是每一種資源都是有限的,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約束條件。當運營經理能夠識別、減少或消除流程中的制約因素時,就能提高生產能力,產出更多的商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務。
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管理者們使用許多的工具,如六西格瑪,精益,或約束理論來進行改進,這個過程有個專業(yè)的名詞Kaizen,也就是改善。
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看,公司往往需要在兩種不同的制造策略中做出選擇,即拉動Pull和推動Push。
當客戶下訂單時,他們在拉動供應鏈,供應商根據(jù)訂單需求生產,這種模式就是Make-to-Order按訂單生產。拉動式的風險在于生產周期可能大于客戶交貨周期,也就是來不及交貨,公司可能會損失銷售額,甚至是丟掉客戶。
當公司在客戶購買之前就制造產品,他們在推動供應鏈,是根據(jù)預測生產,這種模式是Make-to-Stock按庫存生產。推動式的風險是如果客戶不購買產品,那么公司就會被額外的庫存所困,滯銷的存貨最后可能被廢棄,公司就會遭受損失。
制造過程的速度和效率可以對供應鏈的反應、敏捷性和成本產生巨大影響。了解制造產品或服務的過程,可以讓我們把精力放在為客戶創(chuàng)造真正價值的活動上。讓制造策略與所有其他的供應鏈流程保持一致,公司就能看到實施供應鏈管理所帶來的巨大好處。
- 未完待續(xù) -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